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天地 >> 优秀学生风采 >> 正文

交换感悟|把向往的地方变成走过的路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4-08 [来源]:

个人简介:申林艳,北外金沙娱场城官网2023跨文化交流方向硕士研究生,2024年1月通过北外与哥廷根大学校际合作项目“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赴哥廷根大学交换,为期一学年,期间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不知不觉间,一年的留德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这一年,感慨万千,自己也成长许多。回想当初那个刚踏上德国的自己,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到现在已经回国,我都会无比感谢当初那个作出决定的自己以及支持我的老师,家人和朋友们。现将自己这一年的收获与感想作以下短暂总结,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以参考。

出发永远比向往有意义——作出决定

我始终相信,去魅的真正方法是拥有,所以对于学德语的我来说,德国是一定要去的,而这个双学位的项目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十分吸引我:在哥廷根除了可以接触到不同研究方向的内容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特色工作坊探讨“自由”这一概念在德语和英语文化中的内涵及其演变或探究中国和德国大学有关上课形式和院系设置的专有名词及其内涵上的差异等,在北外则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与管理和跨文化交流与营销方面课程除了学到一些关于跨文化交流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外还可以学到一些应用实践方面的内容如跨国企业管理和跨文化广告方面的知识和具体实例,此外还突出了北外的多语优势,项目安排学生参加英文授课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金沙娱场城官网的学生一起上课,帮助学生拓展跨文化传播视角,最后可以拿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和北外两所院校的学位证书,同时,公费留学使这个项目更具吸引力,所以几乎是在一听到这个项目时就决定要立即报名。之后就是选拔,然后办理德国入学材料,准备APS审核材料,递签等,虽然很麻烦,但这些和即将踏上德国所怀揣的激动的心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参加探讨“自由”概念的工作坊

主线——德国学习

刚到德国时因为各种不熟悉没少和朋友打电话倾诉,但是随着生活慢慢步入正轨,愈发喜欢上这里的生活。双学位学生与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系的学生共同上课,其中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是一个熟悉多元文化的好机会。哥廷根大学的课程设置十分合理,由于是跨文化日耳曼学学科,在哥廷根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双学位学生需选择文学、语言学、教学法课程进行跨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明晰自己兴趣所在后在第二个学期的Vertiefungsmodul下则需要在文学、语言学、教学法中三选二选择自己想要继续深入学习的两门学科。当然在第一学期也会有讲述关于跨文化概念的Vorlesung,在第二学期还需要参加筹备关于文学的跨文化读者对话“文化接触”艺术驻留项目,在第二、第三学期还有有关实习的课程和进行实习实践等。除了设置合理外,哥廷根大学的课程也使人收获满满:文学课的老师带我们探索了“工作”这一概念及其涵义演变,语言学的老师带我们走进洪堡的教育观念……通常德国的课程需要读的文献很多,但每次上完课梳理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图为我和哥廷根大学吴珉月学姐共同设计的“文化接触”艺术驻留项目海报)

副线——德国生活

刚到德国时,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逛超市,因为除此外德国真的好像没有什么别的娱乐活动。自己的厨艺也从刚开始的白水面条荷包蛋到逐渐精进,后面搬家时一柜子的调料反而成了个难题,德国真的会教会每一个人做饭。

白水面条

自己做的八宝饭

哥廷根是个小城,治安也相对较好,生活成本也不高,在这里生活有一种平静感,对于快节奏生活惯的人来说是难得的放松。与此同时,在这里生活也意味着选择与孤独作伴,我记得最不适应的那段时间就坐在公共厨房里等舍友来做饭,哪位舍友来了就和哪位舍友聊天,还报名了学校的跆拳道课程,被舍友评价“浑身的牛劲儿不知道往哪儿使”。

哥廷根树上的松鼠

哥廷根夏天傍晚9点的天空

在生活中,哥廷根的老师们非常关心大家,学期内也会有帮助大家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难题的辅导课,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哥廷根跨文化日耳曼系是个大家庭,每年都会举办Sommerfest和Winterfest,到时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庆祝,十分有爱。

Sommerfest烧烤

Winterfest互换礼物

这一年去了德国的许多城市,还因为德国属于申根国家,也有机会独自或和朋友去了许多欧洲国家,在柏林领略culture schock,在瑞士欣赏自然风光,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感受地中海国家的热情与无垠的海岸线……人生在世,常常只活几个瞬间,就像我永远忘不了在有着“易北小巴黎”之称的德累斯顿,悠闲地躺在椅子上看着花臂大哥在逗鸟喂鸟,阵阵风掠过,面前是静静流淌的易北河。对我来说,只有自己体验过的才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些瞬间也已经变成了一部分我。

柏林文化狂欢节

瑞士

葡萄牙里斯本

最后,再次感谢在这一年间给予帮助的老师、家人和朋友们,感谢她们的关心以及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的鼓励和开导,也十分推荐学弟们学妹们能够参加这个项目,除了见识世界的广阔外,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个人生活上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提升。